IM体育·(中国)官方登录入口
2024-05-02 18:16:28

新闻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青年科幻研究人才im体育交流座谈会成功举行

分享到:

  im体育2024年4月29日上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青年科幻研究人才交流座谈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承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支持。会议旨在搭建青年科幻研究学者与业内专家交流对话的平台,共同探讨科幻领域的研究现状、未来趋势以及青年学者开展科幻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厦门大学教授黄鸣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科幻作家陈楸帆、漫传奇文化 CEO李赟、未来事务管理局CEO姬少亭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玲主持。

  “专题分享”环节,八位青年学者围绕科幻文旅、科幻影视、科幻口述史、科幻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等展开分享。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王嘉诚以《数字技术赋能科幻文旅产业发展》为题,分享了科幻文旅产业的定义、科幻文旅产业调研情况和产业数据统计方式的探索思路,他指出,当前科幻文旅消费的重要趋势为数字消费、场景消费、体验式消费。

  浙江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朱钰婷以《2023年中国科幻研究新观察》为题,分析了2023年科幻研究的重要趋向,指出当前科幻研究不仅“入乎文内”,还“出乎文外”——文本研究不断深入,传播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研究也逐步涌现。未来,如何进一步构建中国科幻的理论话语体系将是科幻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刘宇坤的分享题目是《中国科幻影视产业研究的思考与展望》。他借用“文化菱形”概念探讨了科幻影视市场现状的研究思路——以影视作品分析为主,结合院线票房、分账票房等营收数据统计的综合分析方法。他认为,未来科幻影视研究还可以关注创作团队、宣发公司、视频平台等多元主体。

  科幻导演、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张子瑞以《AIGC在科幻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体验》为题,分享了使用AIGC技术进行科幻影视创作实验的心得,探讨了AIGC如何扩大创新边界等问题。他认为,AIGC具有“技术万花筒”特质,可以在“制作流程重构”“降本增效”等方面对科幻影视创作产生深度影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赵文杰以《科幻促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影响因素初探》为题,分享了“科幻经历向科技创新活动转化”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应鼓励科幻文艺作品及文化的传播,加强创新创造氛围的营造,推动科幻教育多形式、多路径发展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中国科幻口述史》项目制作人李晨旭以《做中国科幻的火种采集者》为题,分享了《中国科幻口述史》三卷本的制作初衷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该项研究采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完成了百万字的口述史采访成稿,他指出,未来会“将采集到的所有资料开放给中国科幻研究者。”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吴福仲以《科学幻想与自我超越:基于实证社会科学的考察》为题,分享了一项传播学实证考察。研究认为,科幻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倾向和行为倾向,产生集体性的面向未来的行动,最终带来理想的共同未来,从这一角度来看,科幻或许能够成为一种连接人类命运的全球流行文化。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周融荣以《想象力产能刍议:以数学模型为进路》为题,引入“引爆点(tipping point)模型”“NASA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等数学公式,尝试从经济学的视角,探究科幻与技术变革、科技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对青年学者们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就“当前‘科幻+’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青年开展科幻研究所需要的支持”等话题与他们展开了深度交流。

  吴岩指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各位学者的发言十分精彩,研究议题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研究过程都颇见功底,未来期待看到更多青年学者投入科幻研究。

  姚海军指出,青年学者们的多项研究都谈及了科幻的社会价值,对科幻创作的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创新性的科幻研究需要研究者提出更多新问题,挖掘更多深层次价值,希望青年学者们可以在这些方面继续着力深耕。

  陈楸帆认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对于科幻发展都非常重要,期待有更多青年学者的研究与经验能够得到推广以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实践im体育。

  黄鸣奋指出,会上的诸多报告都呈现出对当前科技发展的乐观倾向,但科幻研究的视角离不开对科技发展的审视与批判,而这恰恰应该是学者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有趣问题”。

  汪筱林认为,各位青年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im体育,研究涉及文学、影视im体育、传播、艺术、医学等诸多角度,体现了科幻研究的多元性,未来还可以做更多调研,例如探究青少年想象力、好奇心的来源。

  郑永春指出,科幻教育相关研究值得更多探索,譬如: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偏好什么类型的科幻小说?青少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征?阅读科幻对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的培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im体育。

  姬少亭认为,各位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拓展了科幻研究的思路im体育。有些方面还需要关注,一是科幻研究应结合更多一手资料,挖掘新命题。二是科幻研究中应注重观照“人”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的位置。

  李赟指出,当前对科幻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市场上的“伪科幻”产品依然很多,青年学者开展研究时需要明晰“伪科幻”“泛科幻”等概念。期待未来有更多“产学研”协作,让更多的研究真正指导产业实践。

  陈玲主任在总结时表示,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关心支持青年科幻研究人才发展作为核心工作之一,针对青年人才设立研究项目,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未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将继续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共同助力科幻事业与产业的繁荣发展。

上一篇:im体育让拔尖创新人才“破土而出”
下一篇:“镍都”金昌:厚植科技人才成长沃im体育土